一、概述#
1.1 基本概念:#
Docker是一个虚拟环境容器,可以将你的开发环境、代码、配置文件等一并打包到这个容器中,并发布和应用到任意平台中。比如,你在本地用Python开发网站后台,开发测试完成后,就可以将Python3及其依赖包、Flask及其各种插件、Mysql、Nginx等打包到一个容器中,然后部署到任意你想部署到的环境。
1.2 对比虚拟机与Docker#
Docker守护进程可以直接与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,为各个Docker容器分配资源;它还可以将容器与主操作系统隔离,并将各个容器互相隔离。虚拟机启动需要数分钟,而Docker容器可以在数毫秒内启动。由于没有臃肿的从操作系统,Docker可以节省大量的磁盘空间以及其他系统资源。
说了这么多Docker的优势,大家也没有必要完全否定虚拟机技术,因为两者有不同的使用场景。虚拟机更擅长于彻底隔离整个运行环境。例如,云服务提供商通常采用虚拟机技术隔离不同的用户。而Docker通常用于隔离不同的应用,例如前端,后端以及数据库。
1.3 与传统VM特性对比:#
| 特性 | 容器 | 虚拟机 | 
|---|
| 启动速度 | 秒级 | 分钟级 | 
| 硬盘使用 | 一般为MB | 一般为GB | 
| 性能 | 接近原生 | 弱于原生 | 
| 系统支持量 | 单机支持上千个容器 | 一般几十个 | 
| 隔离性 | 安全隔离 | 完全隔离 | 
1.4 Docker组件#
docker Client客户端————>向docker服务器进程发起请求,如:创建、停止、销毁容器等操作
docker Server服务器进程—–>处理所有docker的请求,管理所有容器
docker Registry镜像仓库——>镜像存放的中央仓库,可看作是存放二进制的scm
1.5 Docker的三个概念#
- 镜像(Image):类似于虚拟机中的镜像,是一个包含有文件系统的面向Docker引擎的只读模板。任何应用程序运行都需要环境,而镜像就是用来提供这种运行环境的。例如一个Ubuntu镜像就是一个包含Ubuntu操作系统环境的模板,同理在该镜像上装上Apache软件,就可以称为Apache镜像。
 - 容器(Container):类似于一个轻量级的沙盒,可以将其看作一个极简的Linux系统环境(包括root权限、进程空间、用户空间和网络空间等),以及运行在其中的应用程序。Docker引擎利用容器来运行、隔离各个应用。容器是镜像创建的应用实例,可以创建、启动、停止、删除容器,各个容器之间是是相互隔离的,互不影响。注意:镜像本身是只读的,容器从镜像启动时,Docker在镜像的上层创建一个可写层,镜像本身不变。
 - 仓库(Repository):类似于代码仓库,这里是镜像仓库,是Docker用来集中存放镜像文件的地方。注意与注册服务器(Registry)的区别:注册服务器是存放仓库的地方,一般会有多个仓库;而仓库是存放镜像的地方,一般每个仓库存放一类镜像,每个镜像利用tag进行区分,比如Ubuntu仓库存放有多个版本(12.04、14.04等)的Ubuntu镜像。
 
二、安装Docker#
2.1 Ubuntu#
旧版本的 Docker 称为 docker 或者 docker-engine,使用以下命令卸载旧版本:
1
  | $ sudo apt-get remove docker docker-engine docker.io
  | 
使用 APT 安装#
1
2
3
  | $ sudo apt-get update
$ sudo apt-get install apt-transport-https ca-certificates curl software-properties-common
  | 
Docker CE 镜像源站#
使用官方安装脚本自动安装 (仅适用于公网环境)#
1
  | curl -fsSL https://get.docker.com | bash -s docker --mirror Aliyun
  | 
手动安装帮助 (阿里云ECS可以通过内网安装,见注释部分内容)#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  | # step 1: 安装必要的一些系统工具
sudo apt-get update
sudo apt-get -y install apt-transport-https ca-certificates curl software-properties-common
# step 2: 安装GPG证书
curl -fsSL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/gpg | sudo apt-key add -
# Step 3: 写入软件源信息
sudo add-apt-repository "deb [arch=amd64]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 $(lsb_release -cs) stable"
# Step 4: 更新并安装 Docker-CE
sudo apt-get -y update
sudo apt-get -y install docker-ce
注意:其他注意事项在下面的注释中
# 安装指定版本的Docker-CE:
# Step 1: 查找Docker-CE的版本:
# apt-cache madison docker-ce
#   docker-ce | 17.03.1~ce-0~ubuntu-xenial |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 xenial/stable amd64 Packages
#   docker-ce | 17.03.0~ce-0~ubuntu-xenial |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 xenial/stable amd64 Packages
# Step 2: 安装指定版本的Docker-CE: (VERSION 例如上面的 17.03.1~ce-0~ubuntu-xenial)
# sudo apt-get -y install docker-ce=[VERSION]
# 通过经典网络、VPC网络内网安装时,用以下命令替换Step 2、Step 3中的命令
# 经典网络:
# curl -fsSL http://mirrors.aliyuncs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/gpg | sudo apt-key add -
# sudo add-apt-repository "deb [arch=amd64] http://mirrors.aliyuncs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 $(lsb_release -cs) stable"
# VPC网络:
# curl -fsSL http://mirrors.cloud.aliyuncs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/gpg | sudo apt-key add -
# sudo add-apt-repository "deb [arch=amd64] http://mirrors.cloud.aliyuncs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 $(lsb_release -cs) stable"		
  | 
2.2 CentOS 7#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  | # step 1: 安装必要的一些系统工具
sudo yum install -y yum-utils device-mapper-persistent-data lvm2
# Step 2: 添加软件源信息
sudo yum-config-manager --add-repo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docker-ce/linux/centos/docker-ce.repo
# Step 3: 更新并安装 Docker-CE
sudo yum makecache fast
sudo yum -y install docker-ce
# Step 4: 开启Docker服务
sudo service docker start
注意:其他注意事项在下面的注释中
# 官方软件源默认启用了最新的软件,您可以通过编辑软件源的方式获取各个版本的软件包。例如官方并没有将测试版本的软件源置为可用,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启。同理可以开启各种测试版本等。
# vim /etc/yum.repos.d/docker-ce.repo
#   将 [docker-ce-test] 下方的 enabled=0 修改为 enabled=1
#
# 安装指定版本的Docker-CE:
# Step 1: 查找Docker-CE的版本:
# yum list docker-ce.x86_64 --showduplicates | sort -r
#   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cached hostfile
#   Loaded plugins: branch, fastestmirror, langpacks
#   docker-ce.x86_64            17.03.1.ce-1.el7.centos            docker-ce-stable
#   docker-ce.x86_64            17.03.1.ce-1.el7.centos            @docker-ce-stable
#   docker-ce.x86_64            17.03.0.ce-1.el7.centos            docker-ce-stable
#   Available Packages
# Step2 : 安装指定版本的Docker-CE: (VERSION 例如上面的 17.03.0.ce.1-1.el7.centos)
# sudo yum -y install docker-ce-[VERSION]
# 注意:在某些版本之后,docker-ce安装出现了其他依赖包,如果安装失败的话请关注错误信息。例如 docker-ce 17.03 之后,需要先安装 docker-ce-selinux。
# yum list docker-ce-selinux- --showduplicates | sort -r
# sudo yum -y install docker-ce-selinux-[VERSION]
# 通过经典网络、VPC网络内网安装时,用以下命令替换Step 2中的命令
# 经典网络:
# sudo yum-config-manager --add-repo http://mirrors.aliyuncs.com/docker-ce/linux/centos/docker-ce.repo
# VPC网络:
# sudo yum-config-manager --add-repo http://mirrors.could.aliyuncs.com/docker-ce/linux/centos/docker-ce.repo
  | 
2.3 安装校验#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  | root@iZbp12adskpuoxodbkqzjfZ:$ docker version
Client:
 Version:      17.03.0-ce
 API version:  1.26
 Go version:   go1.7.5
 Git commit:   3a232c8
 Built:        Tue Feb 28 07:52:04 2017
 OS/Arch:      linux/amd64
Server:
 Version:      17.03.0-ce
 API version:  1.26 (minimum version 1.12)
 Go version:   go1.7.5
 Git commit:   3a232c8
 Built:        Tue Feb 28 07:52:04 2017
 OS/Arch:      linux/amd64
 Experimental: false
  | 
三、镜像加速器#
网易云加速器 https://hub-mirror.c.163.com
百度云加速器 https://mirror.baidubce.com
阿里云加速器(需登录账号获取)
3.1 Ubuntu 16.04+、Debian 8+、CentOS 7#
对于使用 systemd 的系统,请在 /etc/docker/daemon.json 中写入如下内容(如果文件不存在请新建该文件)
1
2
3
4
5
6
  | {
  "registry-mirrors": [
    "https://hub-mirror.c.163.com",
    "https://mirror.baidubce.com"
  ]
}
  | 
之后重新启动服务。
1
2
  | $ sudo systemctl daemon-reload
$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
  | 
四、命令整理#
4.1 容器操作#
1
2
3
4
5
6
7
8
9
  | docker create # 创建一个容器但是不启动它
docker run # 创建并启动一个容器
docker stop # 停止容器运行,发送信号SIGTERM
docker start # 启动一个停止状态的容器
docker restart # 重启一个容器
docker rm # 删除一个容器
docker kill # 发送信号给容器,默认SIGKILL
docker attach # 连接(进入)到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
docker wait # 阻塞一个容器,直到容器停止运行
  | 
4.2 获取容器信息#
1
2
3
4
5
6
7
8
  | docker ps # 显示状态为运行(Up)的容器
docker ps -a # 显示所有容器,包括运行中(Up)的和退出的(Exited)
docker inspect # 深入容器内部获取容器所有信息
docker logs # 查看容器的日志(stdout/stderr)
docker events # 得到docker服务器的实时的事件
docker port # 显示容器的端口映射
docker top # 显示容器的进程信息
docker diff # 显示容器文件系统的前后变化
  | 
4.3 导出容器#
1
2
  | docker cp # 从容器里向外拷贝文件或目录
docker export # 将容器整个文件系统导出为一个tar包,不带layers、tag等信息
  | 
4.4 执行#
1
  | docker exec # 在容器里执行一个命令,可以执行bash进入交互式
  | 
4.5 镜像操作#
1
2
3
4
5
6
7
8
9
  | docker images # 显示本地所有的镜像列表
docker import # 从一个tar包创建一个镜像,往往和export结合使用
docker build # 使用Dockerfile创建镜像(推荐)
docker commit # 从容器创建镜像
docker rmi or docker image rm [name:tag] # 删除一个镜像
docker load # 从一个tar包创建一个镜像,和save配合使用
docker save # 将一个镜像保存为一个tar包,带layers和tag信息
docker history # 显示生成一个镜像的历史命令
docker tag # 为镜像起一个别名
  | 
4.6 镜像仓库(registry)操作#
1
2
3
4
  | docker login # 登录到一个registry
docker search # 从registry仓库搜索镜像
docker pull # 从仓库下载镜像到本地
docker push # 将一个镜像push到registry仓库中
  | 
4.7 数据券操作#
1
2
3
4
5
  | # docker -it -v /宿主机绝对路径:/容器内的目录 镜像名称
docker run -it -v /myDataVolume:/dataVolumeContainter centos
# docker -it -v /宿主机绝对路径:/容器内的目录:ro 镜像名称  容器内的文件只读权限, 不可以写文件
docker run -it -v /myDataVolume:/dataVolumeContainter:ro centos
  | 
五、实例操作#
source:https://yeasy.gitbook.io/docker_practice/install/mirror
现在让我们以定制一个 Web 服务器为例子,来讲解镜像是如何构建的。
1
  | docker run --name webserver -d -p 80:80 nginx
  | 
这条命令会用 nginx 镜像启动一个容器,命名为 webserver,并且映射了 80 端口,这样我们可以用浏览器去访问这个 nginx 服务器。
如果是在 Linux 本机运行的 Docker,或者如果使用的是 Docker Desktop for Mac/Windows,那么可以直接访问:http://localhost;如果使用的是 Docker Toolbox,或者是在虚拟机、云服务器上安装的 Docker,则需要将 localhost 换为虚拟机地址或者实际云服务器地址。
直接用浏览器访问的话,我们会看到默认的 Nginx 欢迎页面。
现在,假设我们非常不喜欢这个欢迎页面,我们希望改成欢迎 Docker 的文字,我们可以使用 docker exec 命令进入容器,修改其内容。
1
2
3
4
  | $ docker exec -it webserver bash
root@3729b97e8226:/# echo '<h1>Hello, Docker!</h1>' > /usr/share/nginx/html/index.html
root@3729b97e8226:/# exit
exit
  | 
我们以交互式终端方式进入 webserver 容器,并执行了 bash 命令,也就是获得一个可操作的 Shell。
然后,我们用 Hello, Docker! 覆盖了 /usr/share/nginx/html/index.html 的内容。
现在我们再刷新浏览器的话,会发现内容被改变了。
我们修改了容器的文件,也就是改动了容器的存储层。我们可以通过 docker diff 命令看到具体的改动。
现在我们定制好了变化,我们希望能将其保存下来形成镜像。
要知道,当我们运行一个容器的时候(如果不使用卷的话),我们做的任何文件修改都会被记录于容器存储层里。而 Docker 提供了一个 docker commit 命令,可以将容器的存储层保存下来成为镜像。换句话说,就是在原有镜像的基础上,再叠加上容器的存储层,并构成新的镜像。以后我们运行这个新镜像的时候,就会拥有原有容器最后的文件变化。
docker commit 的语法格式为:
1
  | docker commit [选项] <容器ID或容器名> [<仓库名>[:<标签>]]
  | 
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命令将容器保存为镜像:
1
2
3
4
5
6
  | $ docker commit \
    --author "Tao Wang <twang2218@gmail.com>" \
    --message "修改了默认网页" \
    webserver \
    nginx:v2
sha256:07e33465974800ce65751acc279adc6ed2dc5ed4e0838f8b86f0c87aa1795214
  | 
其中 --author 是指定修改的作者,而 --message 则是记录本次修改的内容。这点和 git 版本控制相似,不过这里这些信息可以省略留空。
我们可以在 docker image ls 中看到这个新定制的镜像:
1
  | docker images or docker image ls
  | 
我们还可以用 docker history 具体查看镜像内的历史记录,如果比较 nginx:latest 的历史记录,我们会发现新增了我们刚刚提交的这一层.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  | $ docker history nginx:v2
IMAGE               CREATED             CREATED B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IZE                COMMENT
07e334659748        54 seconds ago      nginx -g daemon off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 B                修改了默认网页
e43d811ce2f4        4 weeks ago         /bin/sh -c #(nop)  CMD ["nginx" "-g" "daemon    0 B
<missing>           4 weeks ago         /bin/sh -c #(nop)  EXPOSE 443/tcp 80/tcp        0 B
<missing>           4 weeks ago         /bin/sh -c ln -sf /dev/stdout /var/log/nginx/   22 B
<missing>           4 weeks ago         /bin/sh -c apt-key adv --keyserver hkp://pgp.   58.46 MB
<missing>           4 weeks ago         /bin/sh -c #(nop)  ENV NGINX_VERSION=1.11.5-1   0 B
<missing>           4 weeks ago         /bin/sh -c #(nop)  MAINTAINER NGINX Docker Ma   0 B
<missing>           4 weeks ago         /bin/sh -c #(nop)  CMD ["/bin/bash"]            0 B
<missing>           4 weeks ago         /bin/sh -c #(nop) ADD file:23aa4f893e3288698c   123 MB
  | 
新的镜像定制好后,我们可以来运行这个镜像。
1
  | docker run --name web2 -d -p 81:80 nginx:v2
  | 
这里我们命名为新的服务为 web2,并且映射到 81 端口。如果是 Docker Desktop for Mac/Windows 或 Linux 桌面的话,我们就可以直接访问 http://localhost:81 看到结果,其内容应该和之前修改后的 webserver 一样。
至此,我们第一次完成了定制镜像,使用的是 docker commit 命令,手动操作给旧的镜像添加了新的一层,形成新的镜像,对镜像多层存储应该有了更直观的感觉。
慎用 docker commit#
使用 docker commit 命令虽然可以比较直观的帮助理解镜像分层存储的概念,但是实际环境中并不会这样使用。
首先,如果仔细观察之前的 docker diff webserver 的结果,你会发现除了真正想要修改的 /usr/share/nginx/html/index.html 文件外,由于命令的执行,还有很多文件被改动或添加了。这还仅仅是最简单的操作,如果是安装软件包、编译构建,那会有大量的无关内容被添加进来,如果不小心清理,将会导致镜像极为臃肿。
此外,使用 docker commit 意味着所有对镜像的操作都是黑箱操作,生成的镜像也被称为 黑箱镜像,换句话说,就是除了制作镜像的人知道执行过什么命令、怎么生成的镜像,别人根本无从得知。而且,即使是这个制作镜像的人,过一段时间后也无法记清具体的操作。这种黑箱镜像的维护工作是非常痛苦的。
而且,回顾之前提及的镜像所使用的分层存储的概念,除当前层外,之前的每一层都是不会发生改变的,换句话说,任何修改的结果仅仅是在当前层进行标记、添加、修改,而不会改动上一层。如果使用 docker commit 制作镜像,以及后期修改的话,每一次修改都会让镜像更加臃肿一次,所删除的上一层的东西并不会丢失,会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这个镜像,即使根本无法访问到。这会让镜像更加臃肿。